close

【他們的故事,需要您的分享與記憶】
 
每一位榮民爺爺,背後都是道不盡的故事。他們來自大江南北,操著不同的鄉音,但卻同樣出生在上個世紀那個貧窮戰亂、顛沛流離的中國大陸。從軍的經過各有不同,有的是自願、或許有些是迫於無奈,無論如何,國家因為有他們,才得以保全了下來。
 
因為戎馬一生,已經過慣了苦日子,這些爺爺們在承平的時代也總是省吃儉用,粗衣糲食,只留下足夠餬口的錢,然後把所有的積蓄奉獻給社會。
 
新竹的劉明芝爺爺,18歲就隨著國民政府來臺,年輕當兵時他常常三天吃不到一口飯,後來去清潔隊工作也經常清水溝到三更半夜,還曾罹患肺病。一條褲子可以穿20年,破了就用針線自己縫補。劉爺爺花在自己身上的錢除了買一間20坪的小公寓之外,就是一只手錶。年紀大了之後,劉爺爺入住榮家,把賣房的所得700萬全部捐出來,用以報答國家對他的照顧。
 
楊正榮爺爺出生於民國12年,空軍出身的他曾經參與韓戰,返臺之後就在清泉崗基地服役。退休之後,他隻身入住大同之家,總是簡樸度日、省吃儉用,最後他捐出了100萬給榮民榮眷基金會,照顧更多生活清苦的榮民及榮眷。
 
抗戰老英雄蘇斌爺爺,服役時隸屬陸軍75軍第6師,還曾參與鄂北襄樊戰役,隨著政府來臺之後,他一直住在芳蘭山退舍。蘇爺爺回想起過去,落魄的時候曾經連飯都沒辦法吃、甚至討過飯。「錢吧,生不帶來死不帶去。」蘇爺爺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說,他只把錢花在當用之處,他希望可以照顧更多人,便把省下的錢捐給榮民榮眷基金會。
 
新北市的張用九爺爺出生於民國18年,19歲那年投身軍旅,隨著國軍來臺後,定居在永和,終身未娶、無親無眷。張爺爺曾經跟榮服處的人員說,弱勢家庭成長的孩子是手無縛雞之力,因此發願要幫助更多弱勢兒童,他過世之後捐出了1467萬元給新北市的五間兒少育幼安置機構,讓受贈的院長都激動到一度哽咽。
 
新竹市的胡壽宏爺爺被稱為「孤兒守護神」,他出生於民國11年,退休之後獨居在不到十坪的租屋處,後來被安排住進新竹榮家。受到陳樹菊女士的感召,胡爺爺曾在十年前自己搭車到榮民服務處,捐出100萬給榮民遺孤,隔一年又再捐出500萬,他說自己書念得少、又隻身在臺灣,不忍榮民同袍和子女因學歷不高而找不到好工作。胡爺爺認養了50個孩子,每人每月補助三千元助學費,一直到他生病時,在病榻上仍掛念著「孩子們要好好念書!」。
 
這樣的故事實在太多,這幾位爺爺僅只是代表案例,他們在世時保衛國家,即便往生後仍遺愛人間,點亮多少清貧出身孩子的人生。對他們的大愛,除了感謝之外,我們無以為報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inhard.talk/photos/a.1998505216893790/2714257448651893/?type=3&theater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turday9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